8月9日至10日,北京出现强降雨天气,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,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,电子转盘 全力迎战,持续做好大兴机场线、19号线、燕房线运输服务保障工作。
迅速响应,强化汛期保障机制
接到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,电子转盘 第一时间强化部署本轮降雨应对工作,并按照防汛预警响应手册,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并随时做好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的准备,组织公司各部门启动“零报告”制度,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,快速部署,传达布置重点工作,时刻保持信息畅通。

全面加固,提升线路防汛措施
加大重点部位的巡检力度。针对下沉式广场、风井、雨水/污水泵房等重点防汛点位及防汛隐患部位进行专项检查,并安排人员值守保障。针对车站、区间单体中的易倒灌、高风险出入口,分阶段加装挡水板。

针对汛期重点防汛点位及线路降雨情况进行不间断监控巡查。另外,公司结合“23·7”特大暴雨应对工作经验,专项研究K7U型槽区域防汛综合治理能力提升,建设挡墙,较原挡墙高度提升80公分,以应对周边较高地势造成的U型槽结构两侧积水过高问题,阻止外部积水越过U型槽结构进入区间,同时在挡墙内部安装两台排水泵(400m³/h),并在两侧安装摄像头,随时对K7区域进行视频监控。预警期间,安排人员现场值守,进行不间断巡视,提前检查水泵状态,确保水泵状态良好,随时启用。


此外做好与属地、排水等相关单位联动配合机制,确保信息共享和协作处置。
精准调度,加强线路行车组织
针对本轮强降雨,8月9日晚,19号线延长晚高峰运力投放时间90分钟,并加开临客8列次,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3分30秒。同时,大兴机场线、燕房线根据雨情做好运力调配及晚高峰保障工作,确保乘客安全、顺畅出行。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时对线路进行巡查,司机加强对露天区段、段场联络线区段、架空接触网的瞭望工作,全力做好降雨期间以及晚高峰时段客运服务保障工作。

周到服务,做好客运组织雨情应对
各车站加强站台、通道、楼梯等重点部位的巡视和疏导工作,利用车站、列车广播做好安全宣传提示等应急措施,采取铺设防滑垫,设置防滑提示牌,发放一次性雨衣,准备雨伞防水袋等措施,确保乘客安全、快速进出站。
为做好此次降雨天气情况应对,燕房线车站准备防滑垫174块,防滑提示牌90个,一次性雨衣23544件,防汛沙袋2760袋;大兴机场线车站准备防滑垫46块,防滑提示牌60个,一次性雨衣6800件,防汛沙袋1100袋;19号线车站准备防滑垫300块,防滑提示牌180个,一次性雨衣35861件,防汛沙袋6900袋。

电子转盘 温馨提示,遇降雨天气时,请您合理规划出行路线,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、错峰出行。雨天路滑,请各位乘客出行时小心脚下,确保自身安全。